數字孿生城市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新高度和新方向,是數字技術在城市的綜合集成應用,是未來城市提升長期競爭力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。我國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》中明確提出“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”。
當前,數字孿生城市項目建設數量和投資規模逐年攀升,但對于數字孿生城市項目仍缺乏統一的評價模型和評估方法,導致項目評估難、場景篩選難、產品區分度不高等問題。因此,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中國信通院”)、蘇州工業園區數字孿生創新坊和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牽頭,聯合多家業界機構,經多次研討,形成了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首份研究成果《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研究報告(2022年)》,并在2023年2月24日“虛實共生·上善靈境”2023年數字孿生城市高峰論壇發布。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張競濤對報告進行了專業解讀。
報告原創提出了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模型,提煉了數字孿生城市五等級特征(外觀孿生,實景呈現;機理孿生,點狀應用;孿生互動,綜合集成;智能優化,動態推演;虛實共生,創新引領),并提出5大能力域和23個能力子域的等級要求,為數字孿生城市項目評估、能力識別和改進升級提供了有益參考。
報告核心內容
1. 首次提出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模型的概念。
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模型(Digital Twin City Maturity Model,DTCMM)是用于評價數字孿生城市與其理想狀態相對水平的一套方法論。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模型包含等級劃分、核心要素和等級要求,為數字孿生城市項目評估、能力識別、改進升級提供依據。
2. 提煉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五等級特征。
結合數字孿生城市建設的共性規律,借鑒國際國內相關標準,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應劃分為五個等級,自低向高分別為一級起始級(外觀孿生,實景呈現)、二級應用級(機理孿生,點狀應用)、三級集成級(孿生互動,綜合集成)、四級優化級(智能優化,動態推演)、五級引領級(虛實共生,創新引領)。成熟度等級劃分將為數字孿生城市管理者的研判當前等級、研提發展路徑提供參考。
圖1 數字孿生城市五等級要求
3. 明確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的評估維度。
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的評估維度是5大能力域、23個能力子域。報告認為,應從5大能力域和23個能力子域評價數字孿生城市的成熟度。5大能力域呈現“3+2”的架構,3大內部能力域分別為技術與平臺、應用與場景、設施與數據,2大外部能力域分別為戰略與人才、運營與安全。同時,成熟度模型具有延展性,可根據不同地區發展特征和戰略導向,定制化設計能力域和能力子域,靈活調整指標權重。
圖2 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的評估維度
4. 提出5大能力域和23個能力子域的等級要求。
報告提出了5大能力域和23個能力子域五等級的具體要求,能夠為數字孿生城市管理者研判當前建設等級,識別建設優劣勢,研提下一步發展方向提供有益參考。
圖3 數字孿生城市5大能力域等級要求
未來,中國信通院將繼續聯合行業機構和專家,持續深化成熟度研究,組織成熟度標準研討會,加快成熟度系列標準編制,推進數字孿生城市項目成熟度評估,打造“評估—診斷—提升”全鏈條服務,促進數字孿生城市有序升級、高質量發展。
點擊這里,即可查看報告
(來源: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、蘇州工業園區數字孿生創新坊、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)